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。端,是“开端”的意思;午,在十二地支中属火,是阳气的极致。
端午,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。端午时节,高温湿热,天气烦闷,蚊虫滋生,
身体难免受侵扰。也正因为如此,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“卫生月”,端午节成为一个全民防
疫祛病、避瘟驱毒、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。
端午节到了,送大家一份超全的端午养生攻略!
起 居:夜卧早起,养阳气
端午节改如何才能养阳呢?《黄帝内经》告诉我们要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!端午期间,日
照时间更长,白昼时间更长,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,早上起得更早一些。
1、夜卧:十点半之前
相对而言,夏季炎热睡觉普遍会更晚一些,但也不能太晚,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,那这样就
不太好了。我们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,这样对养阳气才有益。
2、早起:六点左右
临床医学研究发现,每天普遍能早起的人,通常醒得更快,而且他们大多头脑更为清醒,能
够快速投入需要注意力要求较高的活动,而且他们还不容易犯困,精力也比一般人更为旺盛。
3、午睡:养心
中午是人体“合阳”的时候,这个时间点,我们如果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,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
转化。夏天养生重在“养生”,这午睡是中午养心的最佳方式。
饮 食:健脾祛湿,调气血
端午正值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,很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下降,湿气加重的现象,如果此时食用
粽子、饮雄黄酒能够起到健脾开胃、祛除燥热的作用。所以,这些古人留下来的饮食习俗,是
很有养生道理的。
1、吃粽子:益气健脾、开胃消食
我们都知道,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,它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。据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的药
性分析。
除了糯米之外,粽子中的配料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。如枣、绿豆、赤小豆等具有补血安神、
利尿排毒的功效,而鲜肉、火腿、鸭蛋黄等都是含有营养丰富的食品。当然,粽子虽好,但我
们吃粽子时,也应有所节制,糖尿病、肠胃病患者、老人及小孩等人群不宜多吃。
2、饮雄黄酒:解虫蛇毒、燥湿、杀虫
在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,雄黄性辛温,具有解虫蛇毒、燥湿、杀虫
的功效。
端午节后,即进入炎热夏节,这时候,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,此时用雄黄来杀虫解毒防
病最为适合。
3、红豆粥:健脾养血、利水除湿
红豆又名赤小豆,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:“赤小豆可消水肿”。红豆搭配大米更具健脾养血、
消肿解毒、利水除湿的功效,另外红豆熬成粥,口感不仅滑润,也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。
端午期间天气湿热,吃粽子和饮雄黄酒能健脾、开胃、解毒,还需喝红豆粥来利水祛湿。经
常喝点红豆粥,不仅可以养心生津,对更年期中老年女性更为有益。民间一直有用赤小豆与
薏苡仁一起熬煮煲糖水的夏日喝法,其目的就是为了利暑湿。
运 动:强身健体,防疾病
端午天气闷热,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,容易烦躁忧郁、心悸胸闷,同时还会影响脏腑的功
能,甚至会导致精神疾患。在日常生活中,“走”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,我国传统医学
认为“走为百炼之祖”。
选择上午或傍晚锻炼,运动中身体放松、头部端正、目视前方、两臂自然摆动、两腿自然迈
步,步幅较普通步子稍大,步速较普通步行稍快,保持精神饱满,呼吸自然有节律。
ps:走路时达到“头目清爽、足部发热,全身微微出汗、心情愉悦”状态为最佳。
艾灸:驱邪避毒
提到端午,我们不得不话艾草。端午时节,每家每户,都有挂艾草的习俗。在民间有种说法:
艾草可以治百病、招百福,挂在门上,可以祛除各种毒物,使人身体健康。
中医认为,艾叶性味苦、辛、温,入脾、肝、肾经。艾叶能散寒除湿,温经止血,有回阳、
理气血、逐湿寒、改善肺功能等功效。所以古语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,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
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我院今年新开设的中医理疗康复科,其中艾灸疗法就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,很多人都慕名前
来体验、调理,如果你也想体验艾灸带来的避毒驱邪功效,可以自己到院体验。
除了艾草,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、青蒿、香茅、柚叶等,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,
或者泡酒饮用,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,可以预防疾病。
写在最后
为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,对武汉天一中医院的信任和支持。根据部分患者的强烈诉求,我院
将在下个月开始,为大家准备三伏灸敷贴。
因考虑到需求敷贴的人员种多,为避免敷贴时人多、耽误大家敷贴等待时间。如果有需要敷
贴三伏灸的患者,大家可以提前预约敷贴。提前预约敷贴的患者朋友,届时将会得到院内部
敷贴优惠价,如果有需要的,可以到院或致电提前预约。